鹿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


鹿林 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就是要打破由原来历史形成的各个专业、学科形成的体系,转化为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重构,至少有三个要点,一是市场目标的定位;二是价值主线的凝练;三是培养资源优化的方式。


人才培养是诸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建立一套方法、体系使资源的配置更集约。

高等教育是实现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转变人才成长的方式,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意味着高校要转变培养型号。为了培养行业更加需要的人才,高校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

市场经济是我们时代资源配置的主旋律,高校也不能游离之外,从经济的角度讲,市场的主体都是在市场中寻找着资源的优化配置点,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无疑,高校也是市场的一个主体,也应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寻找自己的市场增长点,找到自己认为优化配置的结合点,构建高校的自身价值链。高校培养的人才深受市场的欢迎,这个学校就会在人才培养的市场中有自己的价值,由于培养的学生在市场上受欢迎,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到这个学校受教育,反之也是一样,这就是高校自身存在的价值。而我们所要进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实际上是人才培养价值链的重构,这个重构就是要打破由原来历史形成的各个专业、学科形成的体系,过多关注内部资源,转化为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重构的三个要点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重构,至少有三个要点,一是市场目标的定位;二是价值主线的凝练;三是培养资源优化的方式。

1.人才培养的市场目标定位。一个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多则万人,少则数千人或数百人,作为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人力资源的市场上也就是沧海一粟,占的份额很少,不要追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会是全才,学生能够在某一方面称职称心的工作就非常好,那么,这个称职称心的工作就是个人的目标定位,如果能将学生群体的就业做到称职称心,就应该是学校的目标定位。而这一目标定位该如何凝练,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市场需求,一是学生成长需求。人才需求的信息要从市场中寻找,要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发展状况,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或差别在哪里?对就业岗位的人文要求是什么?这是我们应该经常调研的内容,通过与联系单位不断的信息沟通交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认识和体验的市场信息,由动态的市场变化,延伸到对人才需求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高等教育者要变成一个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的人。同时,我们要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真实地成长需求,并帮助学生发掘思想深处的兴趣点,将自己的优势、志向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确定其成长的目标,这是我们的起点。

2.凝练人才培养的价值主线。价值主线就是人才培养方式的路径。大学四年,是人才成长的过程,从起点到终点,路径可能有许多,如何精炼成长的路径,使其成长的附加值最高,这就是我想表达的价值主线问题。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起点到终点的价值路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不断变化的价值主线也要求人才培养也要不断变化。影响价值主线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人才需求单位的信息,也包括我们这些教育者对这些信息的吸收、消化、理解的程度,也包括学生对自己今后从业理想的目标等等,就是同一专业的学生,是不是都愿意顺着所学专业的价值主线成长,也是因人而异的;无疑,沿着价值主线人才培养是重要的,但是对每一个学生,我们更要使其展现自我的优势,培养其个性化成长,这是我们高等教育当中所经常忽视的。一个模式培养是对学生差异化的漠视,也是对社会的智慧资源的一种牺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可能需要我们帮助其清晰和激发,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个性化的培养将学生潜质的、最能实现价值的兴奋点挖掘出来,那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巨大进步。

3.资源配置的方式。人才培养是遵循着价值主线的资源配置过程,包括人才培养的内容、结构排序、实现方式等构成,依托于学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行政、后勤保障等等)、社会资源,协同努力实现学生成长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学生成长目标,确实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参与的人很多,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科技的、思想道德的等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作用。以教学为例,教学是由许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包括基础课教师,专业基础的教师、专业教师、实践活动等等,这是基于课堂的一些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都要基于学生自觉学习之上,那么多人的劳动,能不能都围绕着价值主线而实施,确实是一个反复凝练的过程。基于一个教学的团队使大家都明白价值主线,并围绕着价值主线实现每一门课,每一节课的集约化培养,这需要目标下的团队积极配合,这方面高校做的显然还不够,更多的课程是围绕着学科来进行的,或因任课教师的喜好而定,并没有认真的围绕价值主线的需要。比如说,对工科专业普通物理内容很重要,但对汽车、机械、化工、电子等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是不一样的,如果强调普通物理的结构,就应该按照大纲或统编教材实施,这就会忽视不同专业的针对性,可以依据专业的需求,分析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实现内容的集约。当然,不乏有人对普通物理非常有兴趣,那么我们的教育又是开放的,可以根据人的不同给予开放性的教育,如果能够沿着人的兴趣去自我的学习,效果往往是最好的,选读某一方面的内容,并不否认整个学科体系的知识,只是在单位时间里实现集约化的培养,普通化学、高等数学等等课程都应该如此,只有围绕专业才更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当然,我们也要实现课余活动的集约,因为课余的活动往往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兴奋所在,同时还有自我的成长。

人才培养重构的结构性问题

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细细想来,就业质量不高,应该是人才培养过程不妥所致,我们注重了对知识的分解性输入,而忽略了如何将知识综合输出的方法训练;对岗位要求的职业素养,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的素养、敬业精神等说的多,而做的少。说明了在人才培养的体系设计上有结构性缺少。人才培养的实施从空间上看可分为三方面,课堂教学、课余活动、自我教育。课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课余活动在本文中特指课余时间有组织的群体性活动,自我教育是指个人的自我努力。在课程体系当中,包括了很多内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等,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作业、考试,一张卷子一门课,考的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四年下来,几十门课大都是一个相近的套路,这种方式对知识传输或许是有利的。但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涉及的少,也就是几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而已,应添加如何输出的训练。在教学中,知识是分课程进行教学,每一门课程的知识内容设置都是在其学科体系下侧重点的展现,大都是独立进行,课程之间几乎是互不交流,几近封闭的状态,多门知识分块学习,无疑是有利于知识掌握和学习;如何使学生将分门别类学习的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消化、吸收,融为有机体,却需要综合、概括的能力,我们需要设计一些载体,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训练。现实中,技术的问题往往是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的、社会的、人文的等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看似技术问题,实际上是诸多问题的综合选择,这是哪一门课也都很难单一概括的,需要借助于平台进行训练。比如说,大学生科技活动,可以协同课堂、课余、自我学习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对学生实现综合训练。对于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这些被经常提及的问题,我们落到人才培养的实处。以敬业精神为例,敬业精神涉及到若干的因素,但起码有两条我认为是核心,第一是工作的态度,是积极还是被动、消极,蓬勃向上的工作态度无疑是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状态;第二是专业能力,其中包含着精致化的精神。专业能力有着时代要求,而精致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缺憾,如果在我们毕业生的身上能体现出精致化的训练,这无疑将会是我们的敬业精神的鲜明之处。实践能力是从业的基础,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毕业生,而我们现在是趋向纸上谈兵,不愿深入细致开展基本功的训练,一些应该具备的技能没能掌握,到了工作岗位就表现的非常欠缺,被大家、同行不认可。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更包括制度、文化、方式、方法等等方面的创新,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显得更加急迫和重要,尤其是制度、机制的创新难度就更大,作用也就更强,因为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依附在制度的设计之上的,如果没有好的制度,就是再好的科学和技术,也可能是被搁置在组织之外,或者是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人才培养重构的管理元素

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支撑其发展的是机制保障问题,就是管理问题,管理素养的修炼也应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应该在学生的成长中加入更多的管理元素。人才培养是诸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而如何能够使资源优化配置那就是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了,就是如何建立一套方法、体系使资源的配置更集约,人才培养方式的重构需要管理方式的重构作支撑,包含了对资源配置的活动中的事和人的管理,所以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这是高校的软实力,但是,管理体系的改革又是复杂的,人与事往往受制于习惯做法、习惯思维方式,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甄别和不断地完善调整,许多时候可能冲击着我们的思想,可能带来对人的利益的挑战,包括了经济利益、心理的感受、支配权、话语权、甚至于自己岗位的调整等等。但是,市场经济的浪潮无时不在调整、变化着市场主体的社会地位,其变迁的速度往往要远远超过了自然更替,今天的优势,明天就可能变成了劣势,对组织同样是如此,今天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组织明天可能变成了一个无所作为的组织,在企业界这种变化的残酷性更是屡见不鲜。是什么在起作用,是人的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创新力,高等教育也会走向这种发展的路径,因为这是社会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对任何市场主体都是一样的竞争的局面。

高等教育的转型根本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我们从习惯了的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转向集约的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都是人才成长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两者的相互配合无疑是最大地集约了社会的人才资源,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刊登于《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8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路人甲 表情
Ctrl+Enter快速提交

网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