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主动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构建陆海空轨学科专业群



我国正处在构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将由单一运输方式各自发展向综合运输发展,形成路、海、空、轨四位一体的“大交通”格局。山东交通学院紧密结合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山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交通行业人才市场需求,按照“优化基础、强化优势、突出重点、扶植特色”的方针,调整和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以交通类学科专业为骨干,工、管、理、文、艺、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初步构建了路、海、空、轨的综合“大交通”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专业为39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76.5%。现有交通运输、土木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物流工程、市场营销、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交通运输专业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交通土建试验检测技术CDIO模式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工程训练中心、汽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动车检测实验中心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定的实验室,是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职业水平考试中心考点之一。学校重点、特色专业均为交通运输类专业。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急需专业,构建路海空轨综合交通学科专业格局,努力将山东交通学院打造成为综合交通人才培养基地。

一、目标

主动适应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需要,形成路海空轨综合交通学科专业体系。以重点专业建设和优势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调研--规划--实施--反馈”四个环节不断循环与提升,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国际化视野精致化培养,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努力将山东交通学院打造成为综合交通人才培养基地。

二、举措与成效

(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我国交通运输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根据交通运输部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公路里程将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以上;沿海港口通过能力将新增22亿吨,内河水运新增和改善航道里程6500公里;民航业规模将迅猛扩大,到2020年,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700亿吨公里,通用航空实现规模化发展,飞行总量达200万小时,航空服务覆盖全国89%的人口。我国现有13个城市建有地铁系统,33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地铁系统,预计到“十二五”末通车总里程将达5000公里,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占60%以上。

2011年,交通运输部颁发《关于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意见》,明确提出由单一运输方式各自发展向综合运输发展,建立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综合运输绿色发展。随着综合运输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协调发展。

2014年12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全省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铁路营业里程9000公里,公路总里程27万公里 ,民用运输机场16个,通用机场30个。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是大势所趋。2013年末,我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预计到2020年,全国布局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山东省到2030年,50万人和20万人以上的城镇快速铁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5%和80%,覆盖全省85%的人口;航空服务覆盖率100%;沿海港口实现铁路、高速公路集疏运;干线机场实现与轨道交通连接。市区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实现中心城区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全覆盖。济南、青岛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济南、青岛与周边设区市均实现1小时交通圈;各设区市与其所辖县(市、区)基本实现1小时交通圈;所有县、市(区)及港口、机场等规划节点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

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政府发展通航的热情。在中国民航的“十二五”规划中,把“加快通用航空事业发展”作为未来发展任务之一,通用航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国家将全面放开低空管制。2011年9月山东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2014年12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到2030年,全省民用机场布局更加完善,民用机场力争达到46个左右。其中运输机场16个,通用机场30个左右;保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航空制造业、航空服务业和临空产业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民航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实现交通运输转型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既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征程,更是交通行业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新机遇。

(二)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急需专业,构建路海空轨综合交通学科专业格局

在分析学校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与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学校抢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航空运输与轨道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机遇,主动服务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构建路海空轨综合交通学科专业体系,着力强化重点专业建设和优势专业群建设。

路上交通专业。建校初期只有“汽车技术使用与修理”1个中专专业。目前已拥有23本科专业,“十二五”期间将形成25个本科专业群: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物流工程、机械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交通管理、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交通司法鉴定。

海上交通专业。2005年,原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山东交通学院,成立海运学院。目前已有6个海上本科专业,“十二五”期间将形成8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的海上专业群: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流工程(国际航运方向)、海洋工程与技术、海事管理。

通用航空专业。通用航空作为民航业的两翼之一,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通用航空发展势在必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2013年,学校成立了航空学院,实现了飞行器制造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方向)等两个航空类本科专业(专业方向)首届招生;现正在积极申报飞行技术专业;努力打造通用航空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再培训基地、通用航空科普教育基地和通用航空器维修基地。

轨道交通专业。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旺盛。2012年,开设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方向)、自动化等三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十二五”期间将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建设、运维、管理等领域的轨道交通类专业群。

重点专业和优势专业群建设。以夯实和凸显交通行业特色与优势统领学科专业发展格局,聚集优势力量,重点建设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工程、物流工程、航海技术、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安全工程、轮机工程、市场营销(汽车营销方向)、法学(交通法学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方向)15个优势专业,构建交通建设类、综合运输类、载运工具设计制造类3大优势专业群,形成路海空轨综合交通人才培养专业集群优势,带动和辐射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

(三)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将学校打造成为综合交通人才培养基地

高等教育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转变人才成长的方式,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

山东交通学院本来就是应用型大学,转型是培养型号的转变,为了培养行业更加需要的人才,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就是我们强调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正在实施的依托于“调研-规划-实施-反馈”的循环来进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通过人才需求调研,明确培养内容来源;通过规划设计方案,清晰培养体系构成;通过精致实施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畅通反馈渠道,促进培养系统的优化。更加明确了从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到学校培养方式变革的价值链,并强调了贯穿于人才培养各项价值活动之中的能力培养的主线地位。

随着学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人才培养目标能力主线的纵深推进,其内涵聚焦成为“应用型人才国际化视野精致化培养”。学校侧重于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的是人才的实践性、适应性、创新性。国际化视野,一是要求一些专业按照国际化标准办学,如航空、航海等专业;二是积极引进国际元素,包括引进项目、师资;三是生源国际化。精致化既是理念,是行动,更是文化,我们要求脚踏实地地面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和工作点,敏锐地发现问题,精益求精地解决问题,将精致化由理念转化为行动;由行为变为规范,积淀成为文化。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这是我们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落脚点,也是应用型人才国际化视野精致化培养的统领,更是将山东交通学院打造成为综合交通人才培养基地根本保障。

三、问题与改进

(一)问题

一是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能有效落实,尤其是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学校在路海空轨综合交通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中,在相关专业的申报和设置中,由于专业申报受限而不能满足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程对人才的需求。

二是学校专业实验实习设备条件、尤其是海类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比,山东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定额标准和学费标准偏低;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学校运行成本增加。导致学校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难以有效改善。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但在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有时常陷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况。与传统行业办学相比,学校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实验实习场地紧张,小班授课受限;仪器设备成本高、难以及时更新;尤其是部分购置成本过高、行业人才培养必需的重大设备和设施,学校无力购置。以航海教育为例,虽然早在2012年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就联合发文了《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但学校的航海类专业的办学经费的投入并未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增长而稳步提高,实践教学条件亟需改善。

(二)改进建议

1.加大对应用型大学支持力度,尤其是学校专业实验实习设备中购置成本过高、行业人才培养必需的重大设备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应加大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部分购置成本太高、行业人才培养必需的重大设备的资金支持力度,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交通类主干学科专业服务行业的能力和水平。

2.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给予更多政策扶持

给予应用型大学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尤其是专业设置自主权,鼓励和扶持应用型大学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及时调整和设置专业。部分交通类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目录中的控制专业和特设专业(专业代码后加“K”或“T”),在此类专业审批时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路人甲 表情
Ctrl+Enter快速提交

网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