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举行。
联盟发起单位包括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管理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10所高校。
联盟成立后,根据章程,会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平台设备、国际教育等方面展开合作,并且,联盟成员内可进行学分互认,以及学位互授。
在“长青联盟”成立大会上,
10位高校成员代表正在进行签约。
实现线上线下课程共享
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C10),简称为“长青联盟”。记者从“长青联盟”章程获悉,联盟将开放学习平台及资源,相互提供自建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特色校本通识教育课程、优势学科专业核心课程,通过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和到开课学校听课两种形式,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联盟还将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各自优势特色专业,实现联盟高校之间相同、相近专业或跨学科专业的联合培养。学生在联盟高校通过修读课程、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取得的学分,经本校审核承认,可以替代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相关学分。
师资力量上,建立师资定期交流机制,互相提供教师交流培训资源,共同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实现教师互聘互派,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在科技创新方面,联盟发挥各自优势,互通科技信息,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平台及成果。推进跨界融合发展,鼓励共同开展学科建设和组建科学研究机构;共建学术信息发布平台,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出版学术丛书。
在图书资料上,实现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通借和电子学术资源的共享,联盟成员师生享受本校师生等同待遇。在实验平台上,逐步实现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科研资源的开放共享。共同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物联共享,形成互为适应的大型设备管理和服务新机制,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具体到运营成本,“长青联盟”建立充分信任的契约模式,按照“谁提供,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的模式,共同分担建设、运营成本,建立完善且富有活力的共享机制。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介绍,
“共建共享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家争鸣;不是赢者通吃,而是礼尚往来;不是抹杀个性,而是求同存异,鼓励各高校在差异化、分类发展的基础上,共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共建共享风起云涌,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破解优质资源不均衡问题,需要高校敞开胸怀、抱团发展,实现“1+1>2”的发展愿景。“长青联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学生还可跨校修学位
目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长清大学科技园在校生规模达到了20余万,涵盖了文理工管医艺等十余个学科门类。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毕华林介绍:
“但是各学校办学资源相对分散,学科力量不够平衡。另外,在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山东省希望做强做大山东的高等教育,在多种推力下,联盟产生。”
虽然联盟的章程明确介绍了合作内容,但是毕华林介绍,首先要在教学资源方面进行互补,
“特别是在线课程,大家做到开放共享。”
联盟内10所高校层次不一、特色不一,所以联盟优先发展在线课程,实行综合式教学,
“尽量减少对固定的教学资源产生的冲击,随着联盟推进,慢慢推进线下优质课程的共享。”
而最令大学生关心的则是10所学校可以进行学分互认,这也是联盟重点推进的工作。在10所学校内进行学分互认,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最初先从某些核心课程入手,逐步互认,比如山东师范大学开设一门高质量的课程,山中医的学生可以来选课、参加考试、获得学分,回到学校后,他们可以认可这个学分。”
“联盟内学分互认,一方面是联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高磊说,这样就弥补了不同学校之间师资力量不平衡、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高磊介绍,除学分互认外,联盟成员下一步还可以学位互授,比如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可能对中医类感兴趣,但是山师没有这样的师资,学生就可以去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习相关课程,等修满一定的学分后,山东中医药大学就可以为该生授予相关学位,
“以前学生只能在自己学校辅修学位,现在我们跨校进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的条件,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下一步,联盟将首先成立C10信息共享平台,各学校在该平台上发布供需信息,目前该平台正委托山东交通学院研制。山东省教育厅将协助联盟建立共享平台,在资源配置、项目立项上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支持。(齐鲁晚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