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初期(1956-1957)
1956年4月,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成立。学校创建初期,在以蔡瑞霖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教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到建设热潮中。
1956年9月,第一批新生496人入校就读,并开设“汽车技术与管理”专业,学校征地90亩,当年设计施工,当年招生,边建设,边教学,这是学校建设初期的真实写照。到1957年学校总投资达54万元,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基本上满足了教学和生活用房的需要。
暂时困难与发展时期(1958-1965)
1958年6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山东交通专科学校”由省交通厅领导,开设“汽车运用工程与修理”专业。
1960年8月航校并入,专业扩展为汽车、公路与桥梁、筑路机械、海船架势、河船驾驶和轮机管理等六个。
1962年学校压缩编制,精简人员,只保留了汽车和筑机两个专业,在校生仅有176人。同年9月,学校更名为济南交通学校,归属交通部领导。
1963年,学校恢复扩大招生,设置汽车运用与修理,建筑与筑路机械,汽车配件制造三个专业。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966年6月文革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的风潮席卷全国,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到1970年初,已基本无在校生。济南交通学校因此改名为“地方国营济南卫东机械厂”,承担研制飞机的科研生产任务。
1973年4月,恢复原济南交通学校,改称为山东省交通学校,山东省交通技工学校并入,学校抓住此次机会在逆境中重新奋起,办学规模逐步恢复壮大。
1974年专业调整为汽车驾驶和汽车电器,恢复路桥专业,增设制配专业。1975年8月和1976年4月学校机构分两次进行了调整,设置政治处、办公室、教学生产科、总务科。
发展壮大时期(1977-1987)
1978年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学校抢抓机遇,在拨乱反正中复兴,在深化改革中进取,教学秩序进一步稳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80年3月,学校更名为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隶属交通部领导,同年被教育部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抓住机遇,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再次谱写出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的辉煌篇章。
1987年,学校进一步扩大,设置汽车运用技术、筑路机械、交通监理、财务会计、秘书5个专业。
加速发展时期(1988-2001)
1988年5月,经交通部批准,国家教委同意,成立交通部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由中等专业学校向工、文、管综合性大专学校的跨越发展,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校确立了“立足交通办教育”的特色办学思路,始终坚持依托交通事业,实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专业设置上强化交通类专业特色,拓宽新的专业方向,使专业结构日趋合理,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依靠专业和人才的技术优势,促进应用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加大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1997年,学校以发展为主题,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和运行机制,增强机遇意识,全面实施“创造条件上水平、上层次”的“在创业工程”,以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保证,深入挖掘潜力,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2000年9月,学校再次掀起“再创业”热潮,全方位实施“再创业工程”。以学校改革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在加大基本建设的步伐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实施完善了系部工作么目标责任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综合办学实力。
发表评论